2023年上半年,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共發布285批次問題化妝品通告,其中廣告設計違規問題依然成為監管的“重災區”。通過對通告內容的梳理分析,以下類別在廣告設計中問題尤為突出。
防曬類產品廣告設計違規現象最為普遍。部分品牌在廣告中夸大防曬效果,例如使用“100%防護”“零紫外線傷害”等絕對化用語,或未經科學驗證就宣稱“12小時持久防曬”。這類廣告不僅誤導消費者,還違反《廣告法》關于禁止使用絕對化用語的規定。
祛斑美白類產品的廣告設計問題也較為嚴重。許多品牌在廣告中使用前后對比圖刻意夸大效果,或暗示產品具有醫療功效。更有甚者,在廣告中宣稱“7天淡斑”“28天煥白”等缺乏科學依據的功效承諾,這些都屬于《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》明令禁止的虛假宣傳行為。
第三,抗衰老類化妝品在廣告設計上存在諸多違規點。部分企業為吸引消費者,在廣告中擅自使用“撫平皺紋”“逆轉肌齡”等醫療術語,或引用未經證實的研究數據。這類廣告不僅違反了化妝品廣告不得宣稱醫療作用的規定,也容易對消費者產生誤導。
一些新興品類如“刷酸”類護膚品在廣告設計上也問題頻發。部分品牌在宣傳中過度強調產品的“煥膚”效果,卻未對使用風險進行必要提示,這既不符合廣告真實性原則,也對消費者安全構成潛在威脅。
值得注意的是,這些問題廣告往往通過社交媒體、直播帶貨等新興渠道進行傳播,其隱蔽性和傳播速度都給監管帶來新的挑戰。監管部門提示,化妝品廣告應當遵循真實、合法原則,不得含有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內容,不得宣稱醫療作用,不得使用絕對化用語。
對于消費者而言,在選購化妝品時應當理性看待廣告宣傳,不輕信過度承諾,可通過國家藥監局官網查詢產品備案信息,保護自身權益。同時,企業也應當加強自律,確保廣告設計符合法規要求,共同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。